在体测量血管壁T1值的双反转恢复多翻转角MRI序列研究
【出 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CSCD
2014年第22卷第6期 465-469页,共5页
【作 者】:
吴婷婷
;
陈振森
;
赵锡海
;
陈慧军
【摘 要】
目的 为测量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本文提出和验证在体测量薄血管壁T1值的MRI新方法。资料与方法 将双反转恢复序列与多翻转角技术相结合,即利用双反转恢复序列"压血",多翻转角技术采集数据,得到多幅具有不同T1加权对比度的黑血图像,并拟合得到T1值。在3.0T MRI上,对1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2次右颈总动脉成像。分别采用先平均后拟合和先拟合后平均两种方法计算血管壁T1值,并进行可重复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方法成功测量了所有受试者的正常右颈总动脉血管壁T1值,验证了其在体测量薄血管壁T1值的可行性。由先平均后拟合法得到的T1值为(833.2±81.2)ms,组内相关系数为0.629(P〈0.05);由先拟合后平均法得到的T1值为(797.2±116.6)ms,组内相关系数为0.53(7P〈0.05)。两种方法测得T1值呈显著正相关(r=0.667,P〈0.05),其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8,P〉0.05)。结论 利用本方法在体测量薄血管壁T1值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较好,将来有望应用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壁定量化研究及斑块成分的在体识别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磁共振成像 双反转恢复技术 多翻转角技术 成年人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 technique Variable flip angle technique Adult